數字化手術室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紀90年代,國外在該領域已具有較高的理論和實踐水平,并已開發出一些較為成熟的產品。國內近幾年也開始關注信息技術及數字技術在手術室中的應用。在2008年,北京積水潭醫院就啟用了當時亞太地區規模大、功能全的十間
數字化手術室。現簡要介紹
數字化手術室的分類。
一、內窺鏡手術室
內窺鏡數字化手術室的特點是整合了各類內窺鏡視頻設備,并且將攝像系統整合在天花板上的吊臂系統,極大的改善了醫生的操作舒適度。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將手術室與醫院內的各個部門緊密的聯系在一起。可以實時的將手術情況,病人生理情況,現場的圖像及聲音傳輸并存儲。較大程度的提高了微創手術的效率。
二、DSA手術室
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使得介入手術更安全。通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、血液動力學、血管造影和超聲心動圖等各項數據的準確實時監控,大幅度提高了手術中患者的安全性。手術中可以方便的手術室內醫生,與ICU或其他輔助能科室的支持人員的聯系。通過手術視頻的直播及計算機模擬,方便醫生與病患家屬的溝通手術方案,較大程度的降低了醫患糾紛。
三、神經外科手術室
手術時,醫生可以手術導航系統是神經外科高難度手術的一個發展方向。手術導航依靠的是手術前檢查的影像資料來制定導航計劃,手術時顱腦內容物難免會有動態的變化。數字化的手術室可以在術中采用移動式CT、MRI或US獲得的影像指導導航系統。整合在吊臂上的攝像機,也是神經外科手術室必不可少的設備。
四、骨科手術室
數字化的骨科手術室可以使骨科的各類手術更快捷更安全。能夠對各種數字化的信息進行快速訪問,通過各類人機交互設備,來實現遠程醫療、信息記錄,調整手術床和手術燈。提高整個手術期間的效率??梢灾С诸i椎、腰椎、膝關節、髖關節置換等各類骨科手術。
數字化手術室的優勢現在已經有目共睹,一項美國的調查報告顯示,
數字化手術室能使手術效率提高。較大程度的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。同時,醫生手術中犯錯誤的幾率較大程度的降低,減少了醫療糾紛。